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

作者:王新春  人气: 次  时间:2007年01月12日  星级: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教研室 王新春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学习的良好现象……。但少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如何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误区。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误区及对策阐述了一些看法:

1 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

1.1 探究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不少教师对此却产生了误解:

(1)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认识有偏颇。①把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认为是七个环节,机械地呈现七个要素。因追求活动形式的完整性,使探究学习流于形式。②探究学习庸俗化,认为课堂上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自学就是探究性学习。

(2)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现在所有的课堂上,都能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但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东西。表现在: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研究探讨的价值,有些问题不需要探讨。②小组合作前缺少学生独立的深入思考就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③学生间的合作不主动,参与度不均衡。④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深入的讨论,就鸣兵收场。⑤“满教室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说什么。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的现象普遍存在。

1.2 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

有的教师过分注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冥思苦想。好像脱离了情景,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的课。事实上,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景所吸引,而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教师的数学课,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刚开始,学生感到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就习以为常,再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了。

1.3 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很忌讳“讲”,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于是课堂上开始“谨小慎微”起来,唯恐讲多了,宁可多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也不落了个包办代替的“罪名”,结果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该讲的不讲,讲了的讲不透,本来教师一句话就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儿比谁讲得少。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

1.4 课堂教学表面热闹

有的课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的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当教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对于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学生不清楚,教师也不清楚。只是陶醉在自己创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问题的数量,没有区分学生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加,是积极动脑还是跟着起哄。

1.5 教学过程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

有些教师认为不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效果怎样呢?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知识的搬家,只起到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鼠标点点,小棒指指,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常被鲜艳的彩色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 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黑板干脆成了“空白板”,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字迹;有的因课件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师手足无措。教师跟着电脑走,而不是跟着学生的思维走,何谈课堂上师生互动,彰现个性?

2 对策

2.1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要素而不是七个环节,也不应该理解成程序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要素而不是七个环节,要素可以多也可以少,视情况而定。但如果是环节(程序)必须齐全,缺少一个环节(程序),就不完整。在科学探究中应避免将七个要素以环节(程序)的形式呈现,也没有必要在一个探究课题中七要素都要出现。有的要素可以隐形显现而不需要机械的呈现。因此,在实施探究教学时要灵活处理,避免程式化甚至“八股化”。笔者认为,在组织初中的起始年级学生进行探究时,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学生探究前和探究中教师应有必要的面上指导和个别具体的指导,不能进行听之任之的“放羊式”探究,否则会给部分的小组探究带来极大的盲目性,从而达不到探究的目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可让学生逐渐尝试探究中的两个、三个或更多要素……,最终实现对一个问题的完整探索。

2.2 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也不例外。

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很简单的问题,也要弄一个动画。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动画所吸引,而忽略了教师讲课的内容,那动画无疑是画蛇添足,这样做费时费力,降低了教学效率。还有的教师不是为了教学来制课件,而是为了制课件而制课件,一会儿歌曲,一会儿动画,一会儿影片,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热闹之后,学生什么也没学会,结果教师过分注重教学形式而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的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笔者认为,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动起来,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给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乱,就会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而实质上没有带给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无言的感动和理智的挑战。“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处理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该学生活动的,一定要充分活动;该学生讨论的,一定要学生充分讨论;有些问题很简单不需要讨论,不要硬让学生讨论。不要动不动就让学生讨论,要根据情况而定。学生活动的尺度,要把握好火候,恰到好处。恰当的用学生活动这种形式,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3 恰当的运用教学情景

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不要以单纯地以“生活化”、“活动化”冲淡了“学科味”。虽然科学之间有相互联系,但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更不能把物理课上成数学推理课……。当然,教学情景是要设计的,但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定要从情景引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本身的规律,恰当的运用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富有探究性的情景中学习新知识。

2.4 重视课堂上的讲

我们反对“满堂灌”,并不是淡化教师的讲,恰恰相反,应当重视教师的讲解。关键是讲什么,怎样讲更有效。有些地方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硬性规定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不能超过15分钟。认为只要压缩了教师讲课时间,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就发挥了作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课堂上讲与不讲,不是教学理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更不是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分水岭。我们倡导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决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对重点、难点、疑点不但要讲,而且要讲深讲透,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对题目,要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讲难点,最重要的是讲学生还不懂的、经常出错的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释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遇到困惑时,给以启发;遭受挫折时,加以引导;百思不解时,给以深入彻底的讲解……。学校没有必要对教师的授课时间加以限制,教师也没有必要限制自己的讲课时间,而是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学情等因素而定。讲解问题要遵循一个原则: 学生能自己能完成的问题或小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不能完成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2.5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而不是“主宰”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它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起辅助和促进作用。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喧宾夺主,不能用课件代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否则会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2)不能用多媒体制作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因实验的结果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而课件制作可随意改变实验条件或结果,运用课件实验的可信度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实验的决不能用课件代替,不然就失去了实验的作用。而对于用肉眼不容易观察到的微观实验如分子运动和一些抽象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以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印象。

(3)不能滥用视听效果,否则会混淆学生的注意力。

(4)课件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6 处理好“拿来主义”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错误的“拿来主义”就是直接抄袭、照搬别人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不加改造,拿来即用。它给人一种模仿的感觉,过多的模仿,会像邯郸学步一样,使自己的教学变得不伦不类,也失去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正确的“拿来主义”,应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改造,加以创新,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自力更生”就是不依靠别人,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