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我的新课程教学故事——我的一次“摩擦”

作者:王雪  人气: 次  时间:2004年11月16日  星级:

对很多初中生来说,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尽管有许多的生活体验,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不能把生活体验转化为物理概念——看来小事例已无法引发学生注意,在“摩擦力”概念的导入上需要下一剂“猛药”。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摩擦力”的教学。

扛着一个木箱,我走进了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全部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我有点得意——起到吸引学生的效果了。把箱子一端抵在一侧墙壁上,我提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在另一侧用力推箱子,能推动吗?为什么?”

我预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肯定会回答推不动,而且会回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壁给箱子施加了反方向的作用力,然后我把箱子拖离墙壁,让一个学生再推一推,向其他同学介绍体会——箱子仍然受到阻碍作用,于是我点明:这种阻碍作用称为摩擦,由此而产生的力叫“摩擦力”,接着,我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箱子被推动了,还会受到阻碍吗?猜一猜,然后用你身边的物体代替箱子,动手检验。”学生一般会用书或笔盒做实验来验证,这样,“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摩擦力的方向和产生的效果。

果然,当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后,第一个学生按我的预想回答了,为了让学生先形成片面认识,然后“拨乱反正”,我故意又请一名同学回答,果然又和我的设想一样。我象征性地又问了一句:“还有别的看法吗?”,谁知,真的有一名女生举手说了另一个观点:“我认为箱子推不动的原因是受到了地面施加的力。”

这种回答虽然和预测的不完全一样,但事先我也考虑了万一有同学直接或间接说出受“摩擦力”这种可能。按预备的方案,我追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力吗?”,如果她回答说:“叫摩擦力”,那么后面的教学应该也不难处理。

那位女生的回答是——重力。

接下来原先预想的活动加集体式讨论变成了一问一答:

“什么是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是……”

“使物体落向地面。”

“为什么重力会使物体落向地面?”

“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你认为推箱子时的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吗?”

“不是。”

“那么,通过自己的实验,你知道推物体时阻碍物体移动的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与推力方向相反。”

“可见,这个力是重力吗?”

“不是。”

“那么,是什么力阻碍了箱子的移动?”

“墙的作用力。”

又绕回来了!

为防止再出意外,赶紧按照事先的思路往下组织教学:

“真的是只受到了墙壁施加的力吗?下面我把箱子拖离墙壁,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推推看,是否还受到阻
碍?”

这几句话我简直是“一气呵成”——怕再出现意外。

引入“摩擦力”的名词总算没出意外。在引入“滑动摩擦力”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一些,我临时作了一个变更:让学生推动课桌后体会是否还受到阻碍作用。我的想法是,推桌子时摩擦力较大,学生应该更容易感觉到。

不料,学生们一起叫了起来:“老师,不能推桌子,班主任说桌子坏了要我们赔!”

“那……那你们就在桌子上推动你们的笔盒或书本体会一下吧。”

……

体会“摩擦力”的存在,我设想的时间是五分钟,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花了大约十五分钟。

问题出在哪儿呢?课后想来,根源在于我设计的导入情境,看似是突破教材的创新,但所选取的素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基础,过于难、怪,有“新”而无“意”,恰恰违背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课失败了,但万幸的是,它使我的思维经历了一次有益的“摩擦”。

[反思一得] “从生活走向物理”,应该建立在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基础上,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把已知的生活体验转化为物理理念。教学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基础,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形成物理概念,用于导入概念的现象应简洁、直观。我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由于其中涉及的物理问题过多,再加上故设“陷阱”的做法,反而导致学生脱离了生活,陷入苦思。简单改变课本所设计的实验、改变课本所列举的现象的做法绝对不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