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生活化”不要走入误区
作者:邓玉明等 人气:
次 时间:2006年12月29日 星级: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之与文本知识相融通,让课程重返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吹响了“课程生活化”的号角,广大教师也积极行动,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生活化”走样、变形、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对这些误区做一简单分析,以澄清认识。
一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假的生活
文本知识是前人从客观世界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们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搭建一座 “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要实现课程的生活化,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够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辟一条进入文本世界的通道。如果教师一味地编造虚假的事例材料,其所期望搭建的学生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 “桥梁”就可能因为学生无法拥有相应的生活体验而崩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注意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材料,而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胡编乱造生活情境。如某教师在讲 “人生价值”时,为了给所举的事例贴上 “生活化”的标签,把某农民捐资助学的事移植到其读书的儿子身上,并把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美其名曰 “艺术加工”。这些弄虚作假、主观编造的材料,既无法使学生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还可能误导学生的思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 “生活化”使文本世界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难以联系起来,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化知识,必须摈弃。
二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
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如果我们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用成人生活取代儿童生活,就可能人为地拔高教育目标,以致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要回归的生活不仅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且主要是学生的当下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文本,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在这一点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尤应重视。品德的形成源于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只有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创设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的内化,使道德由知转化为行。然而,一些教师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用成人生活取代儿童生活,一味地从成人世界而不是儿童世界中选择事例材料教育儿童,用成人的标准向儿童提出要求。比如,在 “七一”纪念日,有的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过 “党的生日”,以致活动中有孩子问:“党为什么还不来?”这样的 “生活化”, 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来?”这样的 “生活化”, 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难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在追求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多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榜样,使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生活。
三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熟悉的大众生活而非陌生的特殊生活
在课程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成为其理解文本的平台和支点,使之与文本知识沟通、感应,并产生同频共振的感觉,必须使课程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大众化的、普遍性的日常生活。如果相反,立足于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的生活或特定条件下的生活,学生就会感到费解。比如,今天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时仍旧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事例,就可能遭到学生的嘲笑;在讲 “以德治国”时,用学生在互联网上加强自律的事例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就可能让许多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感到茫然。因此,在推进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本校、本地区学生大众化、普遍性的生活入手,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为学生所熟知的材料,以促进学生顺利地走入文本,进入抽象的科学世界。
四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有价值的文明生活而非无意义的庸俗生活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程回归生活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再现、复制翻版,它需要教师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筛选,其回归的生活应是经过过滤、净化、改造过的生活和文明、健康、有益的生活。比如,我们教育学生团结友爱,绝不能把一些学生称兄道弟、为朋友 “两肋插刀”的做法作为正面事例;我们讲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也不能把某些学生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和“食品——向广告看齐、衣服——向名牌看齐、人情——向父母看齐、美容——向明星看齐”的——做法当作素材加以引用。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学生的生活加以筛选、提炼和升华。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材料,绝不能信手拈来、随便了事,而应注意材料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仅要从有利于学生知识接受、思想引导等各个角度来发掘材料,而且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对其进行疏理、加工、整合和改造,去掉杂质,保留精华,以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知识,激发情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思想,陶冶品性,实现全面发展。
五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流畅有序的生活而非杂乱无序的生活
知识的学习需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逻辑联系。要让学生把握认知规律,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教学就不仅要遵循知识的学科逻辑、学习者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规律,而且要遵循知识的生活逻辑。课程回归生活绝不是回到学校教育前的无序化状态。但是,人的生活是零碎的,它往往以片断、松散的状态出现,相互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疏理:在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筛选时,必须注意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在寻找学生生活与文本知识的契合点时,必须保证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地对应和吻合,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但是有些教师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的花哨,忽视所选材料的科学合理性,忽视材料与材料、材料与文本之间的衔接和照应,以致所用的材料与所要学习的知识不吻合,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感觉。课堂就像一个乱哄哄的集贸市场,学生在活动中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了什么,从中又能获取什么。这样的“生活化”无法实现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背离了生活化的初衷,它充其量只是给课程披上了一件生活化的 “外衣”。课程回归生活,必须回归流畅有序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沟通,使学生能透过材料的表象领悟文本的内涵,建构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框架。
六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蕴含生命意义的生活而非肤浅空洞的生活
在课程改革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大量的活动,整个教学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实际上大多数活动内容肤浅、空洞,流于形式,学生从中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东西。课程回归生活,不仅仅是要让课堂增添一些生活气息和生活趣味,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领悟生活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对生命的参与和解读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精心筛选材料,为学生创设自我关切、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生活场境,铺设能联结学生过去生活、现在生活和未来生活的通道,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场境中进行真实、鲜活的生命体验,主动地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唤醒生命意识、开掘创造潜能、激发情感活力、提升人生境界;教学也能够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学生在生命的体验和感受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七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完整的多元生活而非狭隘单调的生活
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既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也有思想文化生活;既有个人生活,也有家庭生活、集体生活。这些不同的生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人的发展也是全面的,学生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在思想、品德、情感、方法、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这就要求课程回归的生活必须是学生多元化的生活,而不能把生活局限于科学世界这一狭隘的范围,把学生丰富的多元化生活硬生生地割裂和肢解,只留下学校生活、学习生活这一单调的色彩。新课程力图从认知、做人、审美、做事等维度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把学生完整的、多样化的生活情境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智能碎片,而应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多角度感悟文本和生活的多元化内涵;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智力发展,还要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知识、智力、品德、身体、审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八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丰富的个性化生活而非呆板的模式化生活
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把学生的生活模式化、雷同化和单一化。这表现在:当某教师选择了一则好的材料或事例后,其他教师也纷纷选用类似的例子;当某教师采用一种好的形式后,大家就一哄而上,都采取这种形式。其实,生活本身是五彩缤纷的,课程生活化的场景和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种形式再好,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一则材料再新,大家都用就没有了新鲜感。更何况各班的情
- 上一份资料:“科学探究的类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份资料:浅谈“教学反思”的魅力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之与文本知识相融通,让课程重返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吹响了“课程生活化”的号角,广大教师也积极行动,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生活化”走样、变形、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对这些误区做一简单分析,以澄清认识。
一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假的生活
文本知识是前人从客观世界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们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知识之间搭建一座 “桥梁”,以促进学生感知和领悟文本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要实现课程的生活化,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选择真实的生活材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够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辟一条进入文本世界的通道。如果教师一味地编造虚假的事例材料,其所期望搭建的学生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之间的 “桥梁”就可能因为学生无法拥有相应的生活体验而崩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注意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材料,而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胡编乱造生活情境。如某教师在讲 “人生价值”时,为了给所举的事例贴上 “生活化”的标签,把某农民捐资助学的事移植到其读书的儿子身上,并把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美其名曰 “艺术加工”。这些弄虚作假、主观编造的材料,既无法使学生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还可能误导学生的思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 “生活化”使文本世界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难以联系起来,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化知识,必须摈弃。
二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
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认识问题的视角、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成年人有所区别。如果我们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用成人生活取代儿童生活,就可能人为地拔高教育目标,以致影响实际的教育效果。课程要回归的生活不仅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且主要是学生的当下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文本,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在这一点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尤应重视。品德的形成源于主体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教师只有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创设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的内化,使道德由知转化为行。然而,一些教师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用成人生活取代儿童生活,一味地从成人世界而不是儿童世界中选择事例材料教育儿童,用成人的标准向儿童提出要求。比如,在 “七一”纪念日,有的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过 “党的生日”,以致活动中有孩子问:“党为什么还不来?”这样的 “生活化”, 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来?”这样的 “生活化”, 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难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在追求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多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榜样,使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生活。
三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熟悉的大众生活而非陌生的特殊生活
在课程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成为其理解文本的平台和支点,使之与文本知识沟通、感应,并产生同频共振的感觉,必须使课程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大众化的、普遍性的日常生活。如果相反,立足于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的生活或特定条件下的生活,学生就会感到费解。比如,今天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时仍旧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事例,就可能遭到学生的嘲笑;在讲 “以德治国”时,用学生在互联网上加强自律的事例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就可能让许多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感到茫然。因此,在推进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本校、本地区学生大众化、普遍性的生活入手,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为学生所熟知的材料,以促进学生顺利地走入文本,进入抽象的科学世界。
四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有价值的文明生活而非无意义的庸俗生活
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程回归生活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再现、复制翻版,它需要教师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筛选,其回归的生活应是经过过滤、净化、改造过的生活和文明、健康、有益的生活。比如,我们教育学生团结友爱,绝不能把一些学生称兄道弟、为朋友 “两肋插刀”的做法作为正面事例;我们讲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也不能把某些学生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和“食品——向广告看齐、衣服——向名牌看齐、人情——向父母看齐、美容——向明星看齐”的——做法当作素材加以引用。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学生的生活加以筛选、提炼和升华。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材料,绝不能信手拈来、随便了事,而应注意材料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仅要从有利于学生知识接受、思想引导等各个角度来发掘材料,而且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对其进行疏理、加工、整合和改造,去掉杂质,保留精华,以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知识,激发情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思想,陶冶品性,实现全面发展。
五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流畅有序的生活而非杂乱无序的生活
知识的学习需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逻辑联系。要让学生把握认知规律,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教学就不仅要遵循知识的学科逻辑、学习者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规律,而且要遵循知识的生活逻辑。课程回归生活绝不是回到学校教育前的无序化状态。但是,人的生活是零碎的,它往往以片断、松散的状态出现,相互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疏理:在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材料进行筛选时,必须注意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关性,避免出现相互矛盾;在寻找学生生活与文本知识的契合点时,必须保证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地对应和吻合,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但是有些教师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的花哨,忽视所选材料的科学合理性,忽视材料与材料、材料与文本之间的衔接和照应,以致所用的材料与所要学习的知识不吻合,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感觉。课堂就像一个乱哄哄的集贸市场,学生在活动中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为了什么,从中又能获取什么。这样的“生活化”无法实现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背离了生活化的初衷,它充其量只是给课程披上了一件生活化的 “外衣”。课程回归生活,必须回归流畅有序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沟通,使学生能透过材料的表象领悟文本的内涵,建构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框架。
六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蕴含生命意义的生活而非肤浅空洞的生活
在课程改革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大量的活动,整个教学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实际上大多数活动内容肤浅、空洞,流于形式,学生从中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东西。课程回归生活,不仅仅是要让课堂增添一些生活气息和生活趣味,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领悟生活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对生命的参与和解读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精心筛选材料,为学生创设自我关切、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生活场境,铺设能联结学生过去生活、现在生活和未来生活的通道,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场境中进行真实、鲜活的生命体验,主动地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唤醒生命意识、开掘创造潜能、激发情感活力、提升人生境界;教学也能够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学生在生命的体验和感受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七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完整的多元生活而非狭隘单调的生活
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既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也有思想文化生活;既有个人生活,也有家庭生活、集体生活。这些不同的生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整体。人的发展也是全面的,学生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在思想、品德、情感、方法、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这就要求课程回归的生活必须是学生多元化的生活,而不能把生活局限于科学世界这一狭隘的范围,把学生丰富的多元化生活硬生生地割裂和肢解,只留下学校生活、学习生活这一单调的色彩。新课程力图从认知、做人、审美、做事等维度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把学生完整的、多样化的生活情境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智能碎片,而应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多角度感悟文本和生活的多元化内涵;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智力发展,还要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知识、智力、品德、身体、审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八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丰富的个性化生活而非呆板的模式化生活
在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把学生的生活模式化、雷同化和单一化。这表现在:当某教师选择了一则好的材料或事例后,其他教师也纷纷选用类似的例子;当某教师采用一种好的形式后,大家就一哄而上,都采取这种形式。其实,生活本身是五彩缤纷的,课程生活化的场景和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一种形式再好,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一则材料再新,大家都用就没有了新鲜感。更何况各班的情
- 上一份资料:“科学探究的类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份资料:浅谈“教学反思”的魅力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