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苏科版物理新课程的实践心得

作者:谢萍  人气: 次  时间:2006年09月29日  星级:

广东省韶关市一中 谢萍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同时将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感情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今年我市首次使用苏科版物理实验教材。该教材着力突出“三条主线”:一条是“科学探究”,突出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是坚持“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三是从“能量”的层面来深刻认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突出自然、社会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可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呢?我认为,关键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呢?
一、创设一些新颖的、意想不到的探究情景
科学家就是充满好奇心的长不大的儿童。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他们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往往会对新鲜的、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事物抱有很大的兴趣和爱好。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意想不到的情景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八年级下册第九章中的“气体压强”,对于固体、液体产生的压强学生都能较明显看得到或感觉得到,而对于气体压强产生极其威力学生却不易感觉到。我们在这节中特意安排了一系列“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我首先将已装有一熟鸡蛋的广口瓶展示给学生看,他们觉得奇怪:鸡蛋比广口瓶的平口要大,它是怎么掉进去的?况且是鸡蛋完好无损的。他们疑惑,他们讨论、他们猜想。接着老师表演给他们看,令他们大吃一惊,原来是大气压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现形了。接着老师又问:有什么办法将鸡蛋完好无缺地拿出来?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答案五花八门。最后,老师把装有鸡蛋的广口瓶放入密闭的罩内抽去罩内的空气,鸡蛋又掉出来了。实验使学生惊讶不已,还是大气压大显神威!这就是神奇的物理、这就是物理的奥秘、这就是物理的魅力所!这样一来大大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安排了一系列实验“覆杯水杯”、“巧断竹筷”、“水蔓金山”、“杯吃气球”、“喷泉奇观”以及课本的分组实验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知道大气压强确实存在,而且威力还挺大,并利用身边的器材探究大气压强的一些规律。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惊奇,同时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探究实验,使他们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多创造探究、思考、动手的机会
由于传统教学长期过分强调“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呈现出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初中生刚开始对物理的学习还很有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继续,这种兴趣逐渐减弱,单一的讲授、无意义的记忆、沉闷乏味的课堂,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有动手的机会。试想想没能象科学家那样实际“去做”,能真正理解科学的内容吗?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经历物理探究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要多创造探究、思考、动手的机会给学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向学生另外还提出了要求,实验过程中你还有何新发现?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怎样探究?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吗?通过实验能找出实验结果吗?结果,有的学生发现凸透镜的镜面的总有一个倒立的一个正立的像,想知道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如果凸透镜不小心打碎了一部分,还能成像吗?如能所成的像还是完整的吗?有的学生说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凸透镜的表面积有关吗?……探究问题的情景源于课本,探究的问题又不拘泥于课本,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能够适度探究,但又不过分拔高和放任,提高了教材、学生、探究活动三者之间的隔合性。这样不仅可以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又体现了问题适度的开放性。
三、多安排一些有趣的课外探究
课堂内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课外的天地是广阔的。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周末双休日,解决一些课堂上由于时间、空间、器材的限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如学习了“液体压强”后,学生们对“帕斯卡裂桶实验”将信将疑。于是,我便提供了实验器材,让学生利用课间动手做做,他们兴趣浓厚;又如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让学生回家利用简易的器材做一个针孔照相机并研究“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了“重力”后,让学生带着体重计或测力计乘电梯,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关系”等等。他们使用随手可得到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学生们课外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足迹,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丰富了课余生活。
四、多鼓励、多创造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表述的内容能被交流的对方所理解或接受。合作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主要表现为探究过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任何成功的科学探究,都离不开合作精神。跟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一旦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认同或接受,他们探究的热情会更高涨,兴趣会更浓厚。我们开展的探究活动通常以2~4人为一个实验小组,每个实验小组都有一个实验小组长,不固定。组长的任务负责科学探究的分工,所以每次实验过程中,都要求他们小组内组员之间相互的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或进行全班讨论交流,并将写得好的探究报告张贴。初中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给学生一个平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熔化与凝固”这节中,内容多,实验比较复杂。我们用两节课时来解决。第一节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在实验中,学生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并且组员之间、小组之间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初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分析实验结果。第二节课全班交流讨论,请个别实验小组的同学上台发言讲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男、女同学进行辩论赛,正方的辩题是“熔化、凝固对人类利大于弊”,反方的辩题是“熔化、凝固对人类弊大于利”。通过辩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将物理探究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科学探究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内容的学习,信息技术使学生得学生能够以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中描述:“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有效地利用技术,不仅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好,还能为学生提供特有的学习机会。目前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已利用了因特网、实时数据采集等技术,如果没有这些技术,有许多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令人心烦的。这些技术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它们强调将技术所固有的教学方法与课程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强调能使学生得益。”如在进行“探究声音的特征”时,我们使用了实时数据采集器来采集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图像形象、直观地表现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大大地提高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所以,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科学探究的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丁肇中教授 :对于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感兴趣,要为之而勤奋与不懈地工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将新课程理念付诸物理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