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农村中学利用课外小制作辅助课堂教学的探究》结题报告

作者:周立江  人气: 次  时间:2009年10月29日  星级:

一、研究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国民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从观念到行为将素质教育推到的一个新的阶段。
要完成这一划时代的教育改革,广大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创新教学思路。本课题就是基于这一思路,把物理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一来解决农村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的矛盾,一来为提高素质教育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目前,农村中学的客观现状是实验条件相对落后,器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实验途径,这样怎能使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落到实处,而农村广阔的空间又为课外制作教具和学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中学的孩子一般来说动手能力也较强,这又为课外制作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时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创造发明的思想极易培养,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牛顿……等都是从孩提时代就喜欢从瓶瓶罐罐开始做实验,终究成为科学巨匠,利用课外小制作来补充课堂实验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有效手段。
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面临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又要求提高 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利用课外小制作辅助课堂教学,能有机地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基于上述背景,“农村中学利用课外小制作辅助课堂教学的控究”的教研课题就应运而生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通过用课外小制作来辅助课堂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利用小制作的作品充实课堂实验,解决农村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的矛盾,变农村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的消极因素为创造性发展的动力。
3、 通过课外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从小就萌发创造发明的习惯,并有机会将自己的创造发明思想付诸于行动之中。
4、 通过小制作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工作打下基础。
5、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建立现代教育观,促使教师由“勤奋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1、 探究课外制作与课堂教学的吻合点;
2、 怎样培养学生的课外制作兴趣,和从事课外制作中必须的技能和技巧;
3、 怎样利用课外制作的作品辅助课堂教学;
目前,教材中的重点实验都放在课内,按既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禁锢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 预定所有教学内容,大大地限制了实验的空间和时间。不允许每个学生都 有动参与和反复实践的机会。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外实验抱有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学习任务重而无暇顾及,导致外课外实验这一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为此何不利用这一积极性,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破用统一模式去教学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去研究,去发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把部分重点实验由课内变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样增加了时间上的弹性,可多次反复实验,以便于学生技能和技巧的形成。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下载word文档压缩附件(.rar)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