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
作者:weweji 人气:
次 时间:2005年05月24日 星级: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战场,本文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初步探讨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些有效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强化方法教育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措施,阐明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思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困惑或误区: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把创新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还有人认为上活动课、成立鼓乐队、减少主课时、不打百分而改为"等级加评语"等就是创新教育。但是,实践证明,基础知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取消考试,开门办学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毁灭一带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中学生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凭借各种教育教学途径日积月累熏陶和培养。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那么,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 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想象和创造性行为的前提。一个人的创新意识与他的情感、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关。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采用"填鸭式"教学,因此,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而在创新教育中,教师认为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自觉主动的学习。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做到: 1、 建适合创新教育的学习环境 (1)教师应保护学身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为此,需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树立"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学生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新见解、新思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不同观点,体现个性化与特征化,往往会闪烁出创造的火花 (3)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长此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2、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创造发明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因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 (1)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有所创新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当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巧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是物理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置学生于新旧知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个人经验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冲突的旋涡中,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质疑意识,产生思维动势,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上应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发扬"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创新精神,大胆向老师置疑提问,并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同时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学内容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活读书,敢于对课本、对参考书质疑,更可以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相互质疑。在这里,教师的责任就是不断爱护和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鼓励并帮助学生完善大胆的想法,把奇特的幻想变为符合科学的思维和行为,将原始的猜测、假说加以理论和实验的验证等,使学生持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在体会成功的同时,会大大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激发新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 3、注重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 (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方法教育。物理教学尤其应该重视方法教育,方法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方法教育因素,搞清每一节教材内容涉及到哪些物理方法,对这些物理方法因该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物理方法的培养和熏陶。如可在绪论课上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介绍;就物理发展史上的事例进行物理方法的剖析;也可在单元小结中进行物理方法的讨论和归类;在实验课和习题课上进行物理方法的训练;还可对学生中迸发的思维火花进行物理方法的引导。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方法。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类比法、理想化方法等。事实上,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概念的提出、每一规律的论证都离不开这些方法。如伽利略利用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惯性定律的实质;楞次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楞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大量运用了数学法等。教师可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当发现学生与前人或科学家有相似或相近的思路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极有价值的思想方法,然后剖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其中与教材概念和实际相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实在在。认识到探索与研究的真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了物理概念、掌握了物理规律。但是,物理学习的思维加工活动并未结束,还应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在应试教育中,教育以采用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的学生,当遇到新的疑难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低能就表现出来了。而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通过拓宽思维、多角度、数题一解、一题数解构建物理模型,使学生积极愉悦地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新的疑难问题面前,往往从容不迫,思维兴奋,解决问题的路子宽。为了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做到: 1、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学物理解题方法有多种: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等效法、估算法、极端思维法等。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使认识活动变得有序,可以把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按造一定的规律去实现预期的目的。 (1)编有多种解法的习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些物理习题只有一种解法,也有的习题存在殊途同归的多种解法。在这些多种解法中有被学生普遍接受和经常应用的正统解法,还有更简捷明快的解法。因此选编有多种解法的习题组织教学,渗透物理知识点,灵活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打破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有效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2)选编用跨学科知识解习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随着高考科目设置改革"3+X"和"3+综和"的实施和推行,在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学科的界限,注重培养跨学科的完整理念和能力,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跨学科知识渗透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选编供讨论引申的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物理问题中设置讨论、引申素材,使研究的物理问题显得具有活力,思维有广度和梯度,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多思、多问,在一系列的讨论引申过程中,能使知识连串,问题归成类,可以设想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新情景,活跃思维,从而实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激发出丰富创新火花。 2、提高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物理学的思维方法主要是物理模型方法、等效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等具体思维方法。而物理模型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建立各种模型的方法和如何应用各种模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因此,学生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关键在于从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模型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由于物理问题一般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题中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且相互交织在一起,问题的本质往往被表面所遮盖,给解题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对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思维加工,采用恰当的方法,找到新问题与熟悉的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使新问题顺利地实现模型化,使复杂问题变的简单。 3、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的情绪意向。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 (1)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使学生易引起错觉的事例,欲答不知其理的想法,百思不知起其解的问题。用诸如"佯谬"现象、奇趣的实验演示、科技小史话、实物模型、图表、动画等来制造悬念,配上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探根求源的愿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冲
| |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