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备课参考> 参考资料> 电磁学参考资料 > 内容详情

金属是怎样(靠什么)导电的?

作者:佚名  人气: 次  时间:2018年06月25日  星级:

面对金属材料传热好、导电性能极好的事实,早年的物理学者提出了一个金属内充满自由电子,由自由电子传热、导电的假说。多年无人质疑,逐渐成为理论深入人心。有人会说:一百年来,教科书上都说金属是靠自由电子导电。在你《质疑自由电子导电》的文章中,自由电子没了,那金属良好的导电性能是哪里来的?金属是怎样、用什么来导电的?

科学只有让事实说话。在此,我们来仔细观察物质的导电过程,注意紧扣事实、留心细节。

[实验1] 把一根长金属导线的一端接入220V交流电源(火线),立即在金属导线的各个部位都可测量到220V电压,试电笔显示有电,这类金属物质被命名为导体。

实验中,只是在电源中接上一段导线,如同在电源插入一个接线板,电压就传输到导线各处。电压导通时,并没有形成回路,在导线的全程测不到哪怕是非常微弱的电流,即在没有任何电流运动的前提下,电压已经传导到导体各处。证明:电压传导的全过程没有电子的参与;电压的传导完全不需要电子的参与;电压的传导不是电子的作为,即电子在电压的通达、传导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导体的导电首先是传输电压,传输电压不是自由电子的作为。

如果把橡胶、塑料、陶瓷等的一端接入220V电源(火线),在另一端完全测不到电压,试电笔也无显示,这类物质被定义为绝缘体。说明这些物质不能导电,首先是连电压也不能导通。

试验中,导体与绝缘体的界分在于对电压的传导,能导通电压的就是导体,即导电物质不需要电子参与就已经能通畅地传输了电压,就已经确立了其导体的属性,金属导体能通畅地导通电压与自由电子无关;物质能形成导体不是自由电子的贡献。

那么,金属导体靠什么传导电压波?绝缘体靠什么阻止电压波传导?

[实验2] 现在人人都在使用手机,手机通话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要有信号,这信号就是960MHz左右频率的电磁波(微米波)。电磁波通过天线进入机体,于是我们收到信号;手机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于是您的讲话就传递到接听者的手机之中。

早年的手机及收音机都有一杆长长的金属天线,一定频率范围的中波、短波、及手机的微米波等波长的电磁波能够自由的进入金属天线——金属体内,就如同光线可以进入、透过玻璃、光波可以进入光纤一样,说明金属导体对此频段的电磁波是透明的;金属内存在着从米-微米波的电磁波的通路。

这个事实人人都有体验、应该予以尊重。

我们再来谈导电,金属之所以是良好的导体,是源于金属物质的构成,金属每个原子的外层仅有一、两个价电子运转围绕:如铜、银等仅有一个价电子运转;铁、铬等原子则有两个价电子围绕,原子的外层不饱满、存在较多的电子空位——原子外层通透,所以能够容纳、畅通地传导米-微米波长的电磁波。同时也能畅通地传导电压波,在电压波的作用下、在形成回路中电子受到电压波的推动换位移动、形成电流,因而形成导电。

这也应验一个基本的哲理:流通——通则流。

在此,我提出了一个新词:电压波。其实这也不是新发明,各种波形的电压波在示波器屡见不鲜,我只是说了个大实话。之前,物理界喜欢把电压叫做电动势。如果这个势表示势能,那只能在直流电中适用;如果这个势表示运动趋势,实际上电流的运动趋势都是沿着电压波运行,还不如就叫电压波。

实验1中,电压在导线中传导,与实验2中,米-微米波在导线中传导完全等效,说明二者是同一类的电磁波。

这个简单的试验细节说明,导电——电子在导体内的流动经历了三个过程:首要条件是物质内有能让电压导通的通路,其二是接上电源,导通电压,其三是连成回路,才能形成电子运动——电流。在微观领域,这二、三过程在瞬间完成,而给人造成自由电子导电的假象。

在绝缘体内,因原子的价电子多、或形成化合体,多个价电子包围着原子,使原子的外电子层趋近饱和,没有电子空位(或很少),没有有能让电压波导通的通路。没有电压波的驱动,再多的电子也不能形成电流,因而不能导电。

[结论]  导电原理是:某物质的原子的价电子较少,外电子层不饱满,存在着电子空位、存在着电压波能够在其间传导的通路,在电压波作用下,物质的电子在连成回路的通路间换位移动,形成电流。

所有的物质,不管是金属导体、半导体还是液体、超导体,只要是能够导电,都是因为有了电子空位在物质内形成通路,电压波在电子空位通路间传导,形成闭合通路后,电子才能在其间按电压波的指令(直流、交流、方波、正弦波、信号波)换位运动形成电流。所有物质的导电共存此一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