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渗透?
作者:罗国忠 人气:
次 时间:2007年12月12日 星级:
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必须让学生整体地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它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现象并不只表现为物理、化学等专门学科的某种固有特性。物理教学中,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声音的传播(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一首理查德·克莱斯曼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师:同学们,这首钢琴曲好听吗?是谁的作品呢?
生:好听!好像是音乐家理查德弹奏的《致爱丽丝》。
师:好!你说得很对!看出同学们的音乐素养都很高。的确是理查德弹奏的《致爱丽丝》。哪一位同学能给我们大家也演奏一曲?
生:老师,我用二胡为同学们演奏一首《赛马》。
(学生演奏,师生同听。)
师:他演奏得太好了,我们为他的音乐造诣喝彩!
(师生鼓掌。)
师:同学们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后,我想问一问:你知道这么美妙的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呢?刚才的同学在演奏时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拉二胡的同学)我的感觉到二胡下面盒上皮子在振动。
生:我在说话时,我摸我的喉结,发现它在振动,我想音乐也是这个道理,也是通过振动而发出来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师:让我们亲自感受一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看我的实验。
(教师演示:在一面鼓上,放上一些乒乓球,教师轻击鼓面,鼓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也振动。)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谁能为大家总结一下?
简评:本课例中,教师通过播放《致爱丽丝》和学生拉二胡《赛马》,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然后教师通过击鼓,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乒乓球的振动,充分感受振动能够产生声音。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不仅理解了声音的产生,同时又在美的感受中体验物理现象是无处不在的,体现了学科的融合性。
案例105:蒸发吸热
一次,一位同学问我:“蒸发吸热有降温作用,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可有一次,夏天中午,天比较热,我在家洒水降温,突然想到我那盆辛辛苦苦培育的花,就急忙给花浇水降温,可到晚上一看,不好,花‘热死了’!这是为什么?中午温度高,蒸发吸热,可以降温,为什么适得其反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经验的农民和园艺师,夏天他们只在早上或晚上给蔬菜和花浇水,绝不会中午给他们浇水,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帮他找答案。
我先请同学们查看《生物》书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查资料,找出干湿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第二天,很多同学有了新的看法,有同学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蒸发的快慢不仅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还与空气的湿度有关”。还举例:“夏天,雨后,气温虽有所下降,可人们反而感到闷热,身上的汗不得干,衣服也干得慢,这都是因为雨后空气湿度大,蒸发慢的缘故。”植物蒸腾作用除降低叶面温度外,还促进植物的根从土壤里不断地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从根运输到叶里。同时,也将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最后该同学得出结论:“夏天中午浇水,因温度高蒸发快,花周围空气湿度增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减慢,不能起到降低叶面温度、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简评: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做实验去解决,学生既加深了对蒸发的理解,拓展了干湿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又与生物学科整合,加深对植物蒸腾作用的理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新理念。
案例106:文学作品中的物理知识
师: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谁能找出最多。
生1:“迂曲穿过一片木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阿里山纪行》吴功正,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眼前”之所以“骤然一亮”,是因为林区树木遮住了大部分阳光,突然看见水潭,平滑如镜的水潭对阳光产生了镜面反射,一部分阳光经反射射入人眼,瞳孔一时适应不了,才会有上述现象。
生2:“我对着车前镜眨了眨眼,看到驾驶座上的爸爸也朝镜子给我眨了眨眼”(《爸爸的红车》潭珏)——光路的可逆性。如果甲能在镜子里看到乙的眼睛,乙必然可以在同面镜子里看到甲的眼睛。光的传播方向改变,路径不变。
“小梁将外衣脱掉,往风扇前一站,顿时感到凉快无比。”(《咱的中学生》佚名)——“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它需要吸热,因此有致冷作用。风扇里的风加快汗液蒸发,汗液蒸发时吸走了身体里的部分热量,会让人产生凉爽的感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长恨歌》白居易)——大弦振幅大,响度高,小弦振幅小;大弦与小弦粗细程度不同,必然有音色上的区别。如果大、小弦还有松紧上的不同,可能还会有频率上的区别影响音调。这些使得大弦“如急雨”小弦却“如私语”。
生3:“你说这愣子,硬拿鸡蛋碰石头。”(《农村故事》网络文学)——鸡蛋与石头互相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但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蛋壳的承受力,使蛋变形,所以鸡蛋壳会破裂。人们常用“鸡蛋碰石头”形容以弱对强,不自量力,原因即在此。
生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采桑子·其一》欧阳修)——因为无风,看不到太大的水纹,人坐船中,与船保持相对静止,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当然就“不觉船移了。”
生4:“如今太阳不绝地燃烧,果树涂红了它们的嘴。”(希腊《夏天的躯体》埃利蒂斯)——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花、树上的果实都吸收了六种颜色,唯独反射了红色,因此我们的眼睛便看到了反射的红。如果此时用蓝光照射,花果都会失去光彩。
生5:“杨柳的发丝前仰后摆,多毛的腹部发出咸味。”(希腊《夏天的躯体》埃利蒂斯)——作者描写的夏天的景物,用热学知识可以解释为:气温升高,分子加快扩散,因此我们便闻到了浓重的咸味。……
简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大自然现象千姿百态,极富神奇和美感。让学生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体现了学科渗透的新课程理念。
- 上一份资料: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军事国防教育
- 下一份资料:重过程,让探究式学习走入初中物理课堂
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必须让学生整体地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它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现象并不只表现为物理、化学等专门学科的某种固有特性。物理教学中,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声音的传播(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一首理查德·克莱斯曼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师:同学们,这首钢琴曲好听吗?是谁的作品呢?
生:好听!好像是音乐家理查德弹奏的《致爱丽丝》。
师:好!你说得很对!看出同学们的音乐素养都很高。的确是理查德弹奏的《致爱丽丝》。哪一位同学能给我们大家也演奏一曲?
生:老师,我用二胡为同学们演奏一首《赛马》。
(学生演奏,师生同听。)
师:他演奏得太好了,我们为他的音乐造诣喝彩!
(师生鼓掌。)
师:同学们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后,我想问一问:你知道这么美妙的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呢?刚才的同学在演奏时你发现了什么呢?
生:(拉二胡的同学)我的感觉到二胡下面盒上皮子在振动。
生:我在说话时,我摸我的喉结,发现它在振动,我想音乐也是这个道理,也是通过振动而发出来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师:让我们亲自感受一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看我的实验。
(教师演示:在一面鼓上,放上一些乒乓球,教师轻击鼓面,鼓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也振动。)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谁能为大家总结一下?
简评:本课例中,教师通过播放《致爱丽丝》和学生拉二胡《赛马》,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思考声音的产生原因,然后教师通过击鼓,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乒乓球的振动,充分感受振动能够产生声音。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不仅理解了声音的产生,同时又在美的感受中体验物理现象是无处不在的,体现了学科的融合性。
案例105:蒸发吸热
一次,一位同学问我:“蒸发吸热有降温作用,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可有一次,夏天中午,天比较热,我在家洒水降温,突然想到我那盆辛辛苦苦培育的花,就急忙给花浇水降温,可到晚上一看,不好,花‘热死了’!这是为什么?中午温度高,蒸发吸热,可以降温,为什么适得其反呢?”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经验的农民和园艺师,夏天他们只在早上或晚上给蔬菜和花浇水,绝不会中午给他们浇水,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帮他找答案。
我先请同学们查看《生物》书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查资料,找出干湿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第二天,很多同学有了新的看法,有同学得出一个新的结论:“蒸发的快慢不仅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还与空气的湿度有关”。还举例:“夏天,雨后,气温虽有所下降,可人们反而感到闷热,身上的汗不得干,衣服也干得慢,这都是因为雨后空气湿度大,蒸发慢的缘故。”植物蒸腾作用除降低叶面温度外,还促进植物的根从土壤里不断地吸收水分,并将水分从根运输到叶里。同时,也将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最后该同学得出结论:“夏天中午浇水,因温度高蒸发快,花周围空气湿度增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减慢,不能起到降低叶面温度、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简评: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做实验去解决,学生既加深了对蒸发的理解,拓展了干湿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又与生物学科整合,加深对植物蒸腾作用的理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新理念。
案例106:文学作品中的物理知识
师: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谁能找出最多。
生1:“迂曲穿过一片木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阿里山纪行》吴功正,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眼前”之所以“骤然一亮”,是因为林区树木遮住了大部分阳光,突然看见水潭,平滑如镜的水潭对阳光产生了镜面反射,一部分阳光经反射射入人眼,瞳孔一时适应不了,才会有上述现象。
生2:“我对着车前镜眨了眨眼,看到驾驶座上的爸爸也朝镜子给我眨了眨眼”(《爸爸的红车》潭珏)——光路的可逆性。如果甲能在镜子里看到乙的眼睛,乙必然可以在同面镜子里看到甲的眼睛。光的传播方向改变,路径不变。
“小梁将外衣脱掉,往风扇前一站,顿时感到凉快无比。”(《咱的中学生》佚名)——“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它需要吸热,因此有致冷作用。风扇里的风加快汗液蒸发,汗液蒸发时吸走了身体里的部分热量,会让人产生凉爽的感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长恨歌》白居易)——大弦振幅大,响度高,小弦振幅小;大弦与小弦粗细程度不同,必然有音色上的区别。如果大、小弦还有松紧上的不同,可能还会有频率上的区别影响音调。这些使得大弦“如急雨”小弦却“如私语”。
生3:“你说这愣子,硬拿鸡蛋碰石头。”(《农村故事》网络文学)——鸡蛋与石头互相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但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蛋壳的承受力,使蛋变形,所以鸡蛋壳会破裂。人们常用“鸡蛋碰石头”形容以弱对强,不自量力,原因即在此。
生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采桑子·其一》欧阳修)——因为无风,看不到太大的水纹,人坐船中,与船保持相对静止,人以自己为参照物,当然就“不觉船移了。”
生4:“如今太阳不绝地燃烧,果树涂红了它们的嘴。”(希腊《夏天的躯体》埃利蒂斯)——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花、树上的果实都吸收了六种颜色,唯独反射了红色,因此我们的眼睛便看到了反射的红。如果此时用蓝光照射,花果都会失去光彩。
生5:“杨柳的发丝前仰后摆,多毛的腹部发出咸味。”(希腊《夏天的躯体》埃利蒂斯)——作者描写的夏天的景物,用热学知识可以解释为:气温升高,分子加快扩散,因此我们便闻到了浓重的咸味。……
简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大自然现象千姿百态,极富神奇和美感。让学生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体现了学科渗透的新课程理念。
- 上一份资料: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军事国防教育
- 下一份资料:重过程,让探究式学习走入初中物理课堂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