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实验的改进
作者:王家伟 人气:
次 时间:2007年09月06日 星级:
摘要:针对教材中关于焦耳定律的实验中的不足,对该实验做了相应的改进,将教材中的吸热物质煤油改为空气,通过空气的受热膨胀来演示焦耳定律,实验现象较为明显,并且改进后的装置,液面升高的情况能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比性较好。
关键词:焦耳定律;热膨胀;演示实验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电与热”中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虽然演示效果良好,但是在实验中有以下不足:
l )用煤油作为吸热膨胀物质欠佳,由于注满烧瓶的煤油质量比较大,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不大,况且煤油的热膨胀系数较小,即使用较细的玻璃管做实验,液柱上升也缓慢,耗时长。
2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分2 次进行,对比度差。
3 )煤油颜色浅,在玻璃管中上升可见度低。
4 )课前准备时需将两烧瓶注满煤油并且要调整两管中煤油高度相同,不易操作。
5 )因为液体是煤油,实验后洗刷麻烦.鉴于以上不足,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1 实验器材
3个形状、规格(250mL)相同的广口瓶,3支粗细相同、长为30 cm 、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管上分别套有2 个橡皮圈作液面标记用), 3个穿好电阻引线的橡皮塞,3个定值电阻(电阻丝阻值分别为R , R,2R,电压为6v的电源,2个最大阻值为15Ω的滑动变阻器,2块演示电流表,1个开关,1个滴管,红色、蓝色墨水各1 瓶,量筒,酒精等。
2 实验演示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l )课前准备:分别在甲、乙、丙3只广口瓶注入等体积的红、蓝、红色的酒精(体积为70mL ) , 将3只套有橡皮圈的细玻璃管分别通过瓶塞插到酒精里面,然后把塞子塞紧,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面大气压强,这样细玻璃管内的酒精就会上升到塞面上方,注意调节玻璃管里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用其中1 个橡皮圈做好起始标记。
2 )课堂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先利用投影或辅助黑板介绍改进后的装置,说明实验目的及研究对象。
b .按图1连接实物并检查线路。
c. 调节2 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适当位置。
d .闭合开关给空气加热,大约305 断开开关,立即用另一橡皮圈迅速标出3只管中液面的位置。
e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甲、乙管中可以看到,当电阻相等、通电时间相同时,通过的电流较大,酒精上升得较高,即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表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从乙、丙管中可以看到,当电路中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较大的管中酒精上升得较高,即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大,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分析其中任意一瓶玻璃管中的液面,若通电时间越长,酒精会上升的越高,即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大,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比较,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第49页第3自然段便可得出焦耳定律的具体内容。
3 实验的优点
l )更换原吸热物质(煤油),利用空气吸热膨胀比液体直接吸热膨胀现象更明显,省时,并且省去实验后洗刷仪器的麻烦。
2 )实验过程中3根玻璃管中液面升高的情况能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比性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缩短演示实验时间。
3 )装入有颜色的酒精,增大可见度。
4 )操作方便,简化实验的难度。
4 注意事项
l )橡皮塞要塞紧,玻璃管要插入液面下一定深度,确保良好的气密性。
2 )电阻丝勿要触及酒精,保证吸热物质主要是空气。
3 )要注意避免电阻丝触及广口瓶及玻璃管,在制作穿孔时,孔的尺寸要适中,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
- 上一份资料:家用电器的辐射
- 下一份资料:电,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吗?
摘要:针对教材中关于焦耳定律的实验中的不足,对该实验做了相应的改进,将教材中的吸热物质煤油改为空气,通过空气的受热膨胀来演示焦耳定律,实验现象较为明显,并且改进后的装置,液面升高的情况能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比性较好。
关键词:焦耳定律;热膨胀;演示实验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电与热”中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虽然演示效果良好,但是在实验中有以下不足:
l )用煤油作为吸热膨胀物质欠佳,由于注满烧瓶的煤油质量比较大,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不大,况且煤油的热膨胀系数较小,即使用较细的玻璃管做实验,液柱上升也缓慢,耗时长。
2 )教材中的实验需要分2 次进行,对比度差。
3 )煤油颜色浅,在玻璃管中上升可见度低。
4 )课前准备时需将两烧瓶注满煤油并且要调整两管中煤油高度相同,不易操作。
5 )因为液体是煤油,实验后洗刷麻烦.鉴于以上不足,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1 实验器材
3个形状、规格(250mL)相同的广口瓶,3支粗细相同、长为30 cm 、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管上分别套有2 个橡皮圈作液面标记用), 3个穿好电阻引线的橡皮塞,3个定值电阻(电阻丝阻值分别为R , R,2R,电压为6v的电源,2个最大阻值为15Ω的滑动变阻器,2块演示电流表,1个开关,1个滴管,红色、蓝色墨水各1 瓶,量筒,酒精等。
2 实验演示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l )课前准备:分别在甲、乙、丙3只广口瓶注入等体积的红、蓝、红色的酒精(体积为70mL ) , 将3只套有橡皮圈的细玻璃管分别通过瓶塞插到酒精里面,然后把塞子塞紧,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面大气压强,这样细玻璃管内的酒精就会上升到塞面上方,注意调节玻璃管里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用其中1 个橡皮圈做好起始标记。
2 )课堂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先利用投影或辅助黑板介绍改进后的装置,说明实验目的及研究对象。
b .按图1连接实物并检查线路。
c. 调节2 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适当位置。
d .闭合开关给空气加热,大约305 断开开关,立即用另一橡皮圈迅速标出3只管中液面的位置。
e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从甲、乙管中可以看到,当电阻相等、通电时间相同时,通过的电流较大,酒精上升得较高,即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表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从乙、丙管中可以看到,当电路中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较大的管中酒精上升得较高,即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大,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分析其中任意一瓶玻璃管中的液面,若通电时间越长,酒精会上升的越高,即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大,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比较,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第49页第3自然段便可得出焦耳定律的具体内容。
3 实验的优点
l )更换原吸热物质(煤油),利用空气吸热膨胀比液体直接吸热膨胀现象更明显,省时,并且省去实验后洗刷仪器的麻烦。
2 )实验过程中3根玻璃管中液面升高的情况能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比性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缩短演示实验时间。
3 )装入有颜色的酒精,增大可见度。
4 )操作方便,简化实验的难度。
4 注意事项
l )橡皮塞要塞紧,玻璃管要插入液面下一定深度,确保良好的气密性。
2 )电阻丝勿要触及酒精,保证吸热物质主要是空气。
3 )要注意避免电阻丝触及广口瓶及玻璃管,在制作穿孔时,孔的尺寸要适中,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
- 上一份资料:家用电器的辐射
- 下一份资料:电,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