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改后的思考
作者:张德春 人气:
次 时间:2008年04月23日 星级:
永昌县职业中学 张德春
我校于二○○二年秋季开始第一轮新课改,到现在已接近第二轮结束,期间我也参与了接近两轮的课改试验。试验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要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需要。下面我就课改过程的一点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很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结构的挑战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这对传统的以“讲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构建的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换教师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同时,教师教学的阵地从教室、学校向广阔的社会延伸,形成大教育的格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对于习惯了讲台和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无疑必须构建全新的能力结构。
三、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挑战
1、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超越了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相反意见,培养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
2、积极创设物理情景,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探究环境
(1)强化主体性参与策略。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是探究--发展模式教学中,启动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例如初中物理“浮沉条件”一课的引入,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在盛有一定密度的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浮于液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沉入杯底;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迸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于液面。
以上情境使我们看到,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一样,而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情况又不相同,物体的浮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信号性增强;能更有效地调节、帮助学生认知;还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促进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方法教育显性处理策略。科学重在探究未知,科学也正是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物理学就是一部记录科学探究成果的历史,也是总结物理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目前的物理教材,科学方法教育因素等以分散的形式隐蔽在知识的表述之中,学生往往由于未能注意方法的学习而影响了知识的获取及应用。倘若教师未注意到方法的指导,就会使教师只重视知识内容的教学,忽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再加上科学思想、方法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课本中零星运用不连贯,就使学生难于掌握,收效甚微,物理学中教育功能未能充分体现。针对如此现状,借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如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科学探究--归纳推理,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寓于知识获得过程中,并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内核与脉络,以知识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去组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旨在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物化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过程。
例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先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接着设问:“体积不同的铁块(或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学生感知到物体的质量不仅跟体积有关,而且还跟物质种类有关。这时教师要依据物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或问题组(包括精心讲解)“对铁块(或铝块)而言,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之比(m/V)有什么特点?铁和铝的m/V值是否相同,它表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分析物理现象,逐步认识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进而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使学生体会和认识科学方法对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作用。
(3)综合能力演练策略。概念、规律的建立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结束,更关键的在于针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特点、精心选择、设计物理问题(包括例题、习题)和实验课题或其他研究课题(包括调查报告等)。通过示范、讨论、作业、报告等形式,解决物理问题,完成课题研究,进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体会科学方法的作用,认识科学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力开拓作业的形式,要对作业的“示范性、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作统筹安排。正如密度问题设计除了密度公式、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等例(习)题的示范及讨论外,还可设计测定金属块、木块、砂石等密度的实验(后两个实验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创造性要求)等。本策略能促进学生努力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总结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同时对发现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作出解释,提高能力。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个体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分工协作,加强了学生间的向心力和友好相处的心态,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探究,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在取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不足,纠正错误的严谨的科学的态度。
4、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采取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到成功喜悦。
5、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引用学生熟知的事物现象去分析、实验、探究、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学生接受起来也较容易。教学过程中了引进了时代新科技等。如:“B超”“Y刀”“红外线”“双声道立体声”等,体现出物理的特点。
- 上一份资料:反思.学习.改进——市物理说课比赛后感
- 下一份资料:中学物理互动试课堂教学初探
永昌县职业中学 张德春
我校于二○○二年秋季开始第一轮新课改,到现在已接近第二轮结束,期间我也参与了接近两轮的课改试验。试验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要适应新课改,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需要。下面我就课改过程的一点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其功能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发生了很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接受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结构的挑战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这对传统的以“讲授一接受”式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构建的教师能力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换教师角色,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行为,并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能力。同时,教师教学的阵地从教室、学校向广阔的社会延伸,形成大教育的格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对于习惯了讲台和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无疑必须构建全新的能力结构。
三、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挑战
1、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超越了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相反意见,培养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
2、积极创设物理情景,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探究环境
(1)强化主体性参与策略。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是探究--发展模式教学中,启动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例如初中物理“浮沉条件”一课的引入,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在盛有一定密度的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浮于液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沉入杯底;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迸清水里,则见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则见蛋浮于液面。
以上情境使我们看到,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一样,而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情况又不相同,物体的浮沉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情境中引出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信号性增强;能更有效地调节、帮助学生认知;还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促进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方法教育显性处理策略。科学重在探究未知,科学也正是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物理学就是一部记录科学探究成果的历史,也是总结物理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历史。目前的物理教材,科学方法教育因素等以分散的形式隐蔽在知识的表述之中,学生往往由于未能注意方法的学习而影响了知识的获取及应用。倘若教师未注意到方法的指导,就会使教师只重视知识内容的教学,忽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再加上科学思想、方法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课本中零星运用不连贯,就使学生难于掌握,收效甚微,物理学中教育功能未能充分体现。针对如此现状,借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如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科学探究--归纳推理,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寓于知识获得过程中,并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内容--内核与脉络,以知识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去组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旨在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物化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过程。
例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先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接着设问:“体积不同的铁块(或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在教师的设问引导下,学生感知到物体的质量不仅跟体积有关,而且还跟物质种类有关。这时教师要依据物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或问题组(包括精心讲解)“对铁块(或铝块)而言,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之比(m/V)有什么特点?铁和铝的m/V值是否相同,它表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分析物理现象,逐步认识物理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联系,进而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使学生体会和认识科学方法对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作用。
(3)综合能力演练策略。概念、规律的建立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结束,更关键的在于针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特点、精心选择、设计物理问题(包括例题、习题)和实验课题或其他研究课题(包括调查报告等)。通过示范、讨论、作业、报告等形式,解决物理问题,完成课题研究,进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体会科学方法的作用,认识科学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力开拓作业的形式,要对作业的“示范性、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作统筹安排。正如密度问题设计除了密度公式、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等例(习)题的示范及讨论外,还可设计测定金属块、木块、砂石等密度的实验(后两个实验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创造性要求)等。本策略能促进学生努力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总结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同时对发现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作出解释,提高能力。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个体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分工协作,加强了学生间的向心力和友好相处的心态,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探究,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在取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不足,纠正错误的严谨的科学的态度。
4、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采取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到成功喜悦。
5、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引用学生熟知的事物现象去分析、实验、探究、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学生接受起来也较容易。教学过程中了引进了时代新科技等。如:“B超”“Y刀”“红外线”“双声道立体声”等,体现出物理的特点。
- 上一份资料:反思.学习.改进——市物理说课比赛后感
- 下一份资料:中学物理互动试课堂教学初探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