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资源下载基地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中心> 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 内容详情

新教材《完全解读》九年级物理教学详案:15.1两种电荷(人教版,word版,附检测反馈、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ID:94158 2017年09月12日 资料纠错 有奖上传 收藏
【内容简介】.......... 一、两种电荷     认识两种电荷时 , 由于电荷无法直接观察 , 比较抽象 , 建议教师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动手做一些摩擦生电小实验 , 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来理解电荷的概念就会形象直观一些 . 比如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头发、塑料直尺与头发摩擦吸引纸屑等 .     二、电流与电路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如何理解“定向”呢 ? 教学时可用“人流”进行类比 . 比如夏夜 , 广场上的人向四面八方走动不会形成人流 , 但是如果有文艺演出 , 大家纷纷前往观看 , 就会形成有方向的人流 . 介绍形成电流的粒子时 , 只需知道有“自由电子” , 还有带正电的“阳离子”和带负电的“阴离子” , 但是不宜更深入解释 , 以免冲谈教学主题 .     三、串联和并联     本节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串联、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连接串联、并联的实验操作过程 , 总结出小灯泡的连接方式以及串联、并联的各自特点 . 辨别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 或者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 , 尤其是并联电路 , 对于学生还是比较困难的 . 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 自己总结结论 , 是突破这个难点的有效途径 , 只有这样 , 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记住并理解串并联的特点并加以应用 .     四、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是学生学习使用的第一种电表 ,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使用电表的指导 , 在讲述电流表的用法时 , 教师最好做好示范 . 对于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 可以把违反电流表正确使用方法的情况都用实验演示出来 , 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 , 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哪些方法是正确的 , 哪些方法是错误的 , 从而加深对电流表使用方法的理解 .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是后面学习欧姆定律的必备知识 , 在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 教学时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都能进行实验操作 , 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 . 实验时 , 要改用不同型号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 测量多组数据 , 才能取得更普遍的规律 .                                                                                     第 1 节两种电荷     1 课时     第 2 节电流和电路     1 课时     第 3 节串联和并联     1 课时     第 4 节电流的测量     1 课时     第 5 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 课时     本章复习教案     1 课时     ........

部分内容预览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 下载地址1
  • 0 个点券

    用户评论

    (欢迎您的评论,评论有奖励哟!)

    网友评论共 0
    头像

    资料审核:czwlzx

    所属专辑: 新教材《完全解读》九年级物理教学详案(人教word版,附检测反馈、教学反思)

    资料格式:doc

    资料版本:人教版

    适用地区:不限

    文件大小:693.00KB

    资料作者:《完全解读》

    审核人员:czwlzx

    下载帮助:
    • 下载说明:0点券资源无需下载权限,游客可以直接下载。
    • 有点券资源为本站精品资源,只提供给vip会员下载,有效期式vip会员可以在有效期内下载本站所有资源。 查看 【申请有效期vip会员方法】
    • 1、精品资源必须是登录后才能下载。
      2、精品资源下载需要下载权限,请确保您是本站vip会员才可下载。有效期vip会员只受有效期限制,不受点券影响,有效期内即使点券用完,仍可继续下载。
      4、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此功能。本站所有资源下载也无需打开任何下载软件。
      5、如果下载的是word文档,直接可用word软件打开;如果是压缩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winrar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word打开。
      6、以上步骤检查后均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到[帮助中心]寻找答案或向网站客服人员寻求支持。
      展开

    新教材《完全解读》九年级物理教学详案:15.1两种电荷(人教版,word版,附检测反馈、课后习题、教学反思)